BCH 币的发行总量严格遵循 “2100 万枚” 的硬顶限制,这一设定与比特币完全一致。其诞生源于 2017 年比特币社区因区块扩容问题产生的分歧,分叉后的 BCH 保留了比特币的核心发行机制:每 10 分钟左右生成一个区块,初始区块奖励为 50 枚 BCH,每 21 万个区块(约 4 年)奖励减半。2016 年比特币首次减半后,BCH 分叉时承接了当时的奖励机制,2018 年完成首次减半,区块奖励降至 12.5 枚;2020 年第二次减半后,奖励进一步降至 6.25 枚,目前仍处于这一阶段,下一次减半预计在 2024 年左右,奖励将减至 3.125 枚。这种逐步递减的发行模式,确保了 BCH 总量不会超过 2100 万枚,与比特币共同延续了 “通缩性加密货币” 的特征。
发行总量的固定性对 BCH 的市场价值产生直接影响。从稀缺性角度看,2100 万枚的总量限制赋予 BCH 抗通胀属性,理论上随着时间推移,新币产出减少,若市场需求持续存在,价格可能因供需失衡而上行。例如,2021 年加密货币牛市期间,BCH 价格一度突破 6000 美元,部分原因便是市场对稀缺性资产的追捧。但与比特币相比,BCH 的市场认可度和流通量存在差距 —— 截至 2025 年,BCH 已挖出约 1900 万枚,流通率超 90%,而比特币的流通量与之相近,但市值远超 BCH,这反映出投资者对两者稀缺性价值的认知差异。
发行机制的稳定性是 BCH 吸引部分投资者的重要因素。由于总量固定且减半规则明确,投资者可通过数学模型预测未来流通量,便于制定长期投资策略。相比之下,部分无总量限制的加密货币,其通胀风险可能削弱长期持有价值。此外,BCH 的区块扩容设计(区块大小提升至 8MB)提升了交易效率,理论上更适合作为日常支付工具,这与固定总量结合,形成了 “稀缺性 + 实用性” 的双重价值主张,吸引了对支付场景感兴趣的用户群体。
然而,发行总量的固定性也带来挑战。随着区块奖励不断减半,矿工的收益主要依赖交易手续费,若 BCH 的交易活跃度不足,手续费收入难以覆盖挖矿成本,可能导致算力流失,影响网络安全性。历史上,BCH 曾因算力波动引发社区对网络稳定性的担忧,虽未出现重大安全事故,但也暴露了总量机制与网络维护之间的潜在矛盾。
对于投资者而言,BCH 的发行总量是重要参考指标,但需结合市场需求、技术迭代和监管环境综合判断。总量固定性提供了价值锚点,但其实际价值仍取决于能否在支付场景、生态建设等方面突破比特币的竞争壁垒。未来,若 BCH 能在商户接纳、跨境支付等领域形成差异化优势,2100 万枚的总量可能成为其价值提升的催化剂;反之,若市场需求萎缩,即使总量稀缺,也难以支撑高估值。
从新手到专家,我们提供全面的加密货币知识和交易策略,帮助你在加密世界中不断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