玩客币诞生于 2017 年 10 月 12 日,由迅雷旗下网心科技推出,旨在将用户闲置带宽转化为 CDN 服务,扩充自身云储备空间与带宽。它基于区块链技术,以用户贡献闲置带宽作为挖矿形式获取,总量有限且产量随时间递减,最初发行价仅 0.1 元 / 个 。然而,其价格走势却如坐过山车一般。在推出后的短短一个月,到 2017 年 11 月 17 日,在 CEX 网站上,玩客币价格飙升至 8 - 9 元 / 个,实现了惊人的 80 倍暴涨 。彼时,市场对区块链概念的追捧以及玩客币独特的获取与应用模式,吸引了大量投资者涌入,众多用户纷纷购买迅雷的 “玩客云” 设备,期望通过贡献带宽挖取玩客币获利,“玩客云” 设备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,在二手市场甚至被抬高近 10 倍 。
但好景不长,玩客币的疯狂涨势未能持续。2017 年 12 月 9 日,玩客币更名为 “链克”,尽管迅雷宣称将打击炒币行为、控制交易规模,可市场的狂热情绪并未迅速冷却。不过,随着监管政策的逐步收紧,以及市场对其价值的理性回归,链克价格开启了漫长的下跌之路 。到 2018 年 3 月 10 日,价格已跌至 1.5 元左右,与 2017 年 11 月 24 日最高价 9 元相比,暴跌 83% 。此后跌势不止,2018 年 9 月 15 日为 1.4 元,11 月 6 日仅有 0.7 元,再跌 50% 。截至 2019 年 3 月 28 日,价格已低至 0.3571 元 。如今,在市场上,其价格更是处于极低水平,根据一些交易平台反馈,每个玩客币(链克)可能仅值几分钱,近乎沦为 “白菜价” 。
玩客币价格如此大起大落,背后原因复杂多样。起初的暴涨,一方面源于区块链概念的火爆,市场对新兴加密资产充满期待,投资者渴望在这片新领域分一杯羹;另一方面,玩客币有限的总量、递减的产量以及与迅雷生态挂钩的应用前景,让不少人认为其具有投资潜力,大量资金涌入推动价格飙升 。而后续的暴跌,主要是监管政策的影响。2017 年 9 月 4 日,央行联合多部委下发《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》禁止 ICO,玩客币虽宣称不做 ICO,但仍受到监管关注,迅雷不得不采取措施控制交易规模 。同时,随着市场的发展,投资者逐渐认识到玩客币缺乏坚实的价值支撑,其价格过度依赖市场炒作,当市场热情褪去,价格自然一落千丈 。此外,迅雷自身对玩客币的定位调整,从具有交易属性逐渐回归到迅雷体系内积分功能,限制用户间转账等举措,也使得其市场流通性和投资价值大打折扣 。
从新手到专家,我们提供全面的加密货币知识和交易策略,帮助你在加密世界中不断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