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对虚拟货币的监管态度始终明确且严格。2021 年 9 月,中国人民银行等多部门联合发布《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》,明确指出虚拟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,不应且不能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。虚拟货币兑换、交易等活动均属于非法金融活动,严重扰乱经济金融秩序,滋生赌博、非法集资、诈骗、传销、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,对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构成威胁。
从法律层面来看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》等法律法规均明确规定,法定货币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和管理。虚拟货币并非由货币当局发行,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,其本质是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,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,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。因此,任何虚拟货币,无论其名称、形式如何,都未得到中国国家认可。
市场上一些所谓 “国家认可的虚拟货币” 说法,多是不法分子为吸引投资者、进行诈骗活动而编造的谎言。他们常常冒用 “央行发行”“国家支持” 等名义,炒作某些虚拟货币,诱骗公众投入资金,最终卷款跑路,导致投资者遭受重大财产损失。例如,曾有不法分子宣称某虚拟货币是 “国家认可的三种虚拟货币之一”,以高额回报为诱饵,开展传销和非法集资活动,最终被公安机关查处,涉案金额达数千万元。
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多次提醒广大公众,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,远离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。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,扰乱经济金融秩序,滋生赌博、非法集资、诈骗、传销、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,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。广大公众应树立正确投资理念,时刻提醒自己投资需谨慎,自觉远离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,保护自身财产安全。
此外,我国一直在加强对虚拟货币相关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。公安机关、金融监管部门等密切协作,依法查处了一批虚拟货币交易平台、非法集资团伙等,有力维护了金融市场秩序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。
从新手到专家,我们提供全面的加密货币知识和交易策略,帮助你在加密世界中不断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