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一则 “陀螺币马上要被国家收了” 的消息在部分虚拟货币投资群体中流传,引发众多投资者关注。然而,深入分析当前国家对虚拟货币的监管政策与态度,便可发现这一消息毫无根据。
我国对虚拟货币的监管政策一直十分明确。早在 2021 年,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就发布了《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》,明确指出虚拟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,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,一律严格禁止,坚决依法取缔。诸如比特币、以太币这类虚拟货币,包括一些所谓的稳定币,均不能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。国家从维护经济金融秩序、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角度出发,严厉打击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,遏制其滋生的洗钱、非法集资、诈骗、传销等违法犯罪行为。
从监管实践来看,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不仅扰乱金融秩序,还使普通投资者面临巨大风险。一些不法分子借助虚拟货币概念,以高收益为诱饵吸引投资者入局,实则通过操纵价格、限制提现等手段骗取钱财。例如,2023 年海南一犯罪团伙以 “合约炒币” 名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1000 万余元,众多投资者血本无归。此类案件频发,凸显了虚拟货币市场的乱象。
至于 “国家要收陀螺币” 的传言,大概率是部分人误解或故意编造的。国家不会 “收” 虚拟货币,而是持续加强对虚拟货币相关非法金融活动的打击力度。相关部门通过切断支付渠道、处置相关网站和应用程序、加强市场主体登记和广告管理、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等综合措施,全方位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。在监测预警方面,人民银行、中央网信办完善虚拟货币监测技术平台,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加强涉虚拟货币交易资金监测,各部门、地区加强信息共享与交叉验证,让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无处遁形。
对于广大投资者而言,面对虚拟货币市场,务必保持理性与谨慎。虚拟货币交易炒作不受法律保护,参与其中一旦遭受损失,往往难以挽回。应树立正确投资理念,远离虚拟货币投资交易,选择合法、合规、风险可控的投资渠道,保护好自身财产安全。同时,要增强对虚假信息的辨别能力,不轻易相信毫无根据的传言,避免陷入投资陷阱。在国家持续强化金融监管的大背景下,任何虚拟货币相关的非法活动都将受到严厉惩处,投资者切不可心存侥幸。
从新手到专家,我们提供全面的加密货币知识和交易策略,帮助你在加密世界中不断成长。